Login
欢迎来到未来世界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计算机 > 区块链

区块链

工行区块链技术(工行 区块链)

区块链 加入收藏
5月8日,由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移动支付网联合主办的“金融科技大讲堂”第一期线上分享开播,工行金融科技研究院数字金融实验室主任、工银科技技术总监马国祥带来了主题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应用发展分析》的
5月8日,由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和移动支付网联合主办的“金融科技大讲堂”首次线上分享上线。工商银行金融技术研究院数字金融实验室主任、工商银行技术总监马国相带来了主题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发展分析”的分享 区块链的技术背景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其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公开透明性非常适合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任问题,应用场景丰富。 马国相说,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方向,可以简单地分为币圈和链圈的概念。币圈通常是指大部分虚拟币。在大多数国家,虚拟币和ico发行币的流通都是非法的,但作为一种虚拟资产,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链圈是指央行和金标委提出的分布式账本范畴。目前,中国大多数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都引用了这一部分。 说到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天秤座自然无法回避。天秤作为超主权货币,在货币类型上不同于价格波动剧烈的比特币。它由实际资产储备支持,并与一篮子货币挂钩;在底层技术上,Libra基于面向公众开放的联盟链,支持智能合约;在组织结构上,Libra由脸书领导的Libra协会共同管理和分配,是一种基于技术的多方治理和决策的新模式。天秤很难在金融监管完善的国家和地区落地,但可能会在一些监管缺失、通货膨胀严重的地区“野蛮”生长。 根据接入机制的分类,区块链可以分为私有链、联盟链、公有链等。随着链规模的增大,其信任度和处理效率也会相应降低。 从技术角度来看,区块链包括密码学、分布式技术(共识算法)、云计算、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将是未来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商业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可能成为未来商业互动的标准接口。随着业务从传统架构升级到区块链架构,将优化交互流程,减少接口开发,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业务容错能力等等。 从社会层面看,区块链将有效推进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法制化,重塑社会信任体系。 去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区块链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 今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和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发布了首部银行业区块链金融应用发展白皮书,聚焦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动行业发展。 区块链的发展趋势 马国相认为,目前,中国的区块链技术正处于由点到线,从单点业务探索到跨机构合作、业务流程整合的发展阶段。 什么时候才能从线下走到面上,从整合单一业务领域,到通过连接不同业务领域、不同组织,形成更大的网络覆盖?这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所以在他看来,要从隐私保护、技术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技术难点出发。,向链对链协同方向发展,在有序制定法规和政策标准的基础上,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底层平台的建设上,国外更倾向于以社区或行业联盟的方式推动底层平台的发展,而国内企业更倾向于利用自身的RD实力和行业影响力,打造自主可控的底层区块链平台。 比如在国内,有微众银行的FISCO BCOS、工商银行的印章链、趣链的Hyperchain、蚂蚁金服的蚂蚁区块链、百度的XuperChain、腾讯的TrustSQL等自主底层技术平台。 在技术标准的制定方面,截至2020年初,我国共提出了1项区块链国家标准、16项区块链集团标准、15项区块链行业标准和9项地方标准。 目前,国内区块链标准主要以行业、团体和地方标准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区块链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迫切需求,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和开发,形成完整的区块链标准体系。 业界普遍选择成立或参与联盟组织,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从政策布局来看,国外区块链政策主要集中在数字货币和金融监管方面,尤其是2018年以后,金融监管政策明显增多。 国内金融服务也是区块链政策指导的重点。2019年是区块链政策的出路。全年,国家和各部委出台了21项关于区块链的政策,其中金融领域占28.57%。 马国相说,金融的本质是经营信用。在大部分场景下,交易信用的建立基本依赖于第三方中介,包括金融机构。区块链的出现,让很多传统互联网因为信任粒度或者信任成本而难以在线整合,有了整合创新的可能。 对于实现的金融场景,区块链提供了一个将其“信任基础”从线下高成本转移到线上低成本的方案。在降低信用成本的同时,区块链的多方共享特性也加强了参与者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提高了价值交换的效率。 与此同时,区块链为依赖信任的广泛金融业务场景的创新提供了基础,也使未来跨行业整合的创新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具体体现在加强信任、跨机构合作、新的数据共享模式和业务流程再造四个方面。 从应用场景来看,金融服务无疑是区块链科技应用场景中探索最多的领域。 数据显示,中国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注册公司约有420家,服务项目共计506项。 其中,基于区块链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有72家,占比17%,共备案金融服务120家。 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利用技术优势布局区块链,其中工行的场景丰富度整体领先。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解决方案及前景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创新,不是将传统业务直接转移到链条上,而是利用区块链增信的特性,简化业务流程,节省人力物力成本,为金融业务赋能增效。 马国相认为,目前,联盟链模式是金融领域应用的主要方向。 对于中介成本过高、运营效率低下或者没有中介提供服务的业务场景,可以考虑使用区块链技术提供解决方案。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涵盖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资金管理、支付结算、数字资产等业务方向。 比如供应链金融,把供应链的四流(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数据和业务流程中的融资数据联系起来,提高数据可信度,解决信息碎片化。 将核心企业的信用转化为数字凭证,使信用沿着供应链有效传递,降低合作成本,打开信用。同时,数字券可以多层次拆分流通,提高资金利用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资金管理就是将流程中的预算、审批、支付、对账等核心信息进行链条化,形成信息流、审批流、资金流的一体化。 在跨机构场景下,区块链可以被多方信任和共享,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节省了大量资金申请人、资金审批人、资金托管人和资金监管人之间的对账时间。 区块链数据的可追溯性使得资金环节清晰可见,不仅方便监管,还加强了资金运用的整体管理,使资金管理透明高效。 马国相介绍,目前,工行区块链应用紧跟国家政策,已在打赢脱贫攻坚战、雄安新区建设、一带一路等重大决策项目中进行探索。 其中,在贵州省扶贫投资资金管理项目中,利用区块链技术将项目资金的申请和审批流程公开化,减少了基层组织与资金的直接接触,资金可直达用户。此外,通过政府、机构和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传统系统相比,提高了资金的分配效率,准确、透明地使用资金,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此外,工银区块链还应用于雄安新区征地拆迁安置资金管理项目、中欧e单区块链跨境贸易平台。 对于区块链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他表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二是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的矛盾逐渐凸显。 第三,性能效率有限制。 第四,链内外的协作面临新的挑战。 同时,马国相也指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也有一些局限性。区块链技术只是“增信”的工具,其实际应用需要依托业务流程中的多环节控制,结合其他技术对数据采集、录入等过程进行控制和验证,进一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此外,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无法支持巨大的事务并发和高瞬时事务峰值的场景。 因此,他认为区块链金融的应用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金融领域的整体应用处于局部业务流程优化和创新的“点”的层面。从“线”到“面”的跨机构、跨领域、跨行业的杀手级应用还没有出现,应用从试点到大规模实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实际应用面临许多挑战。 未来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需要科技融合赋能应用创新,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融入产业链助推实体经济,构建一体化新服务生态,支持探索新的社会治理模式。
图集详情底部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