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张一鸣、梁宁共同的产品思维,到底是什么?
下面要带大家了解的是张小龙、张一鸣、梁宁共同的产品思维,到底是什么?,希望能给网友您带来不错的体验。
在互联网圈里一直流传着张小龙的一个故事,每年都会被人翻出来引用几次。
张小龙曾在某次演讲说"产品经理要有傻瓜心态。
"张小龙说,自己要经过十分钟的酝酿,才能达到傻瓜状态,马化腾需要一分钟,功力最深的是乔布斯,传说他能在专家和傻瓜之间随意切换,来去自如。
作为月活跃用户达到10.82亿的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变相的夸了马化腾,同时也表达了他的产品理念--傻瓜心态。
然而,不仅仅是张小龙,在互联网领域的其他几位大佬也有过类似的表述。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说过,好产品离不开"产品直觉和感性认识"。
如果没有同理心,做出的产品肯定没有灵魂,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知名产品人、湖畔大学的梁宁在演讲中这么说:"我们需要有理性才能知道别人在哪一个点跟我们共情,才能知道,我们所交付的产品,到底会触达用户情绪的哪个点,让用户愉悦还是不爽。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共情的力量远大于共识。
"尽管每个人的表述方式略有不同,但细细看来,他们都表达了相似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一个概念--同理心,或者说共情。
共情并不算是一个新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是在产品设计领域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
共情可以说是一种思考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设计思维。
简单来说,共情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的理解用户的内心感受。
为什么这么多的产品大佬都如此的重视共情?因为任何一个产品除了呈现在外的设计和功能,更重要的就是内在的东西:用户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产品如何影响用户的思维和行动。
用户的感受决定了对产品的购买、使用、黏性等等。
就像张一鸣表述的一样,有灵魂的产品才能吸引和黏住用户。
那如何才能实现和用户共情,打造出更吸引用户的产品?01重新理解共情用户行为研究的目标是获得洞察,且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
例如,为了优化工作流程,你可能想要了解某个行业中工作是如何完成的,或者发展中国家的手机使用情况。
你的研究目标可能是理解,也可能是共情,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理解是获取知识。
如果你从来没有读到过、遇到过或者讨论过某种情境,你就很难通过设计来支持它。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行为研究的作用就是学习。
当目标是学习时,研究产出的通常是事实陈述。
这些事实陈述有助于识别设计机会,这些是设计可以给予帮助的地方。
这些机会通常被称为设计中的"低垂的果实",容易被实现。
共情的目标是去感受另外一个人的感受。
要感觉别人的感受,你可能需要真正成为那个人。
所以旨在建立共情的产品研究真的是试图去感受别人的感受。
想象一下一个85岁的女人感受是什么样的?你肯定还没有85岁,但是要更近距离的体验一个85岁女人所体验到的情绪,你就要要置身于她遇到的各种情境中。
鉴于人体在老年时经历的各种生理变化,开车的感觉会变成什么样?你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像演员一样,这也许会让你更近地体验到一名老年司机可能经历的感受。
你甚至可以把你的视线变模糊(比如说,戴上涂了凡士林的眼镜),并增加你的身体负担(把手指的关节处用胶带绑起来模拟关节炎),这能使你更容易建立共情。
情感输出很难向别人解释,因为感受是个人的和复杂的。
在产品设计中,你可以写出详细的计划,使用你理解了的案例,但还是很难告诉别人你感受到的东西,也就是很难实现共情。
现实中,大多数产品研究是同时关注理解和共情的,在学习的情境下,经验有助于两者的构建。
那如何才能在产品设计中实现共情,发现用户实际需求并重构用户体验?美国交互设计协会(IxDA)主席、美国现代设计研究院合伙人乔恩·科尔科(JonKolko)在《好产品拼的是共情力》一书中,从理解用户行为到实现共情,为我们提供了几点可执行的建议。
02获取行为信号当你想从用户行为中获得信号时,实际上你是在同时寻找人们在做什么以及他们的感受是什么。
想要收集这类行为信号,你需要身处实际发生行为的地方,观察行为发生的全过程,和正在做事的人交谈。
不用调查问卷或焦点小组访谈。
你只需在某人开展某种活动或采取某些行动时与他交谈。
以下步骤可以通过观察人们做事并与他们交谈来收集行为信号。
设置和阐明主旨进入行为情境之前,你要先设定一个主旨。
主旨是对你行为研究范围的简要描述。
你的主旨可能是了解人们如何使用银行服务,对这种服务的态度,观察一个特定的企业如何看待秩序,或者观察一家人去看电影是什么样的。
你的主旨将帮助你确定适合的研究情境:帮助你构建之前描述的行为档案,以便你来选定要采访的人:帮助你在实地研究期间掌控你的谈话。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能给网友您带来不错的体验。